重磅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出炉,北大清华领先
全国114所高校的336个顶尖学科崭露头角,学科建设角逐日趋激烈。
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28个和22个中国顶尖学科的成绩位居全国前二。
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各有15个顶尖学科,并列第三;浙江大学以13个顶尖学科占据第五名,中国人民大学以11个顶尖学科紧随其后。
01 排名方法与标准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涵盖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
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点上榜。
排名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5个指标类别,下设19个指标,共计200多项反映学科竞争力的观测变量。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排名新增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4个一级学科的排名。
并首次发布了艺术学门类下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5个专业学位类别的排名。
02 中国顶尖学科分布
根据排名,以全国前3%(或前2名)作为“中国顶尖学科”的标准,共有114所大学的336个学科点入选中国顶尖学科。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全国顶尖学科数量上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除顶尖学科外,该排名还将位列全国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的学科列为“中国一流学科”。
一批非“双一流”高校凭借特色领域的突出表现,也有学科进入中国顶尖行列。
上海戏剧学院有2个顶尖学科,北京舞蹈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各有1个顶尖学科。
03 上榜学科数量高校排行
按照上榜学科数量统计,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63个和61个学科上榜名列前茅。
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58个学科上榜。
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以57个和56个上榜学科分列第四与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55个学科上榜,山东大学有53个学科上榜,北京大学则有52个学科上榜。
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上榜学科数最多,共上榜36个学科。
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各有30个上榜学科,在非“双一流”高校中并列第二。
04 区域表现与特色学科亮点
从区域角度看,各地方政府近年来持续加大高校学科建设投入。
例如重庆市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全市每年投入逾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学科建设。
在渝高校有3个学科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包括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与书法。
多所高校在特定学科领域展现出色实力。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法医学4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上榜数量并列全国第三。
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再次领跑,在全国307所拥有工商管理学科的高校中,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表现突出,位列全国第2,保持在“中国顶尖学科”行列。
05 学科建设进展与趋势
从各高校公布的数据来看,不少高校的上榜学科数量持续增加,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郑州大学共有46个一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点上榜全国前50%,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
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12%,较2024年增加2个。
华南师范大学共30个学科上榜,总数并列全国师范大学第5位。
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一流学科的评价和遴选再次成为高教界和社会讨论的热点。
软科自2017年开始发布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通过客观数据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学生择校和公众了解高校的学科水平提供信息。
从今年的排名结果看,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
传统强校继续巩固优势,而特色高校也在细分领域脱颖而出。
西安交通大学拥有四个“冠军学科”,中山大学工商管理连续七年领跑,这些亮点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地方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学科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更多变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