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在三沙市管辖海域设立的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洋生态治理的新探索。以下是关于该保护区的详细情况:基本概况: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沙海域,总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1242.55公顷,实验区2281.1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设立背景:南海的珊瑚礁系统正面临着全球变暖、海水酸化、海洋污染等诸多威胁。2024年7月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的造礁石珊瑚有12科34属109种,其中有41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近危物种,14种被列为易危物种,同时还分布有砗磲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珊瑚礁保护迫在眉睫。此外,菲律宾渔民赴黄岩岛海域非法捕捞海洋生物及其他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行为屡禁不止,也促使了保护区的设立。设立意义 生物多样性养护和环境保护做“加法”:保护区的设立对保护黄岩岛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系统复原力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保护该区域丰富的珊瑚礁资源和众多野生保护动物。 依法执法打击违法行为做“减法”:《国务院关于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强调强化监管执法力度,这将对非法捕捞、破坏生态的行为产生威慑,减少人为因素对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影响。 回击菲律宾侵权图谋做“除法”: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有力举措,能维护领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有力回击菲律宾屡次借环保议题进行国际舆论炒作的伎俩。 海洋生态治理做“乘法”: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海洋治理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工作不断深化,实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向离大陆更远、敏感海域的延伸,推动了自然保护区陆海统筹,践行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提升了中国海洋生态治理能力,完善了海洋治理体系,同时切实履行了国际法规定的国际义务。管理与规划: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进入,实验区允许教学、参观、旅游等活动。管理机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擅闯者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海警执法也将更加有理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