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6月11日,丹麦议会经过投票同意丹麦与美国签署国防合作协议。该协议允许美国在丹麦保持更加持久的军事存在,并允许美军不受阻碍地进入丹麦境内部分军事区域和设施。促成这一协议签署的四大因素如下: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和北极的军事活跃度急剧上升。丹麦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的重要“门户”,对北约的防线至关重要。丹麦希望通过与美国加深军事一体化,增强北欧防御,形成威慑,以应对俄罗斯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格陵兰岛的战略重要性:格陵兰岛是关键前沿阵地,拥有雷达预警基地和潜在的航道控制权。美国长期在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驻军,并视其为北极的重要据点。丹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制度化合作,保住美军在格陵兰的防御承诺,同时保留对格陵兰的主权控制。北欧防务整合趋势:瑞典、挪威、芬兰都已和美国签署类似防务协议,丹麦若不签署,将成为北欧安全网中的“薄弱一环”。丹麦不愿在北欧国家的防务合作中“掉队”,为了融入北欧整体防务体系,选择与美国签署协议。美国军事技术与威慑力的吸引力:美国能够提供高端防空系统、预警雷达、电子战技术、情报支持与核威慑力,这些是任何欧盟国家都无法独立提供的。丹麦希望借助美国的军事优势,提升自身的安全保障水平。不过,签署该协议也让丹麦付出了代价,如丹麦的主权与法律体系受损,美军不受丹麦司法制约;国内民主问责机制削弱,丹麦议会和公众难以监督美军活动;还可能激化丹麦与俄罗斯的矛盾等。
|
|